全國2018年10月罪犯改造心理學自考真題
第一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罪犯正式群體的改造效應表現為
A.同化效應B.貴任擴散效應
C.相乘效應I).聚合效應
2、躁狂發作的典型表現是
A.被害妄想B.易激惹
C.思維奔逸D.精神運動性抑制
3、態度形成與轉化的階段包括服從、同化和
A.內化B.泛化
C.定型D.認同
4、調動個人積極性、激發內部潛力的強度稱之為
A.效價B.驅力
C.期望值D.激勵力量
5、罪犯的再社會化具有
A.自主性B.強制性
C.示范性D.穩定性
6、監獄主流文化的特點有主導性、正義性和
A.廣泛性B.暫時性
C.塑造性D.輔助性
7、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建立在
A.劍橋大學B.牛津大學
C.柏林大學D.萊比錫大學
8、同時對多個來訪者展開咨詢的形式是
A.團體咨詢B.書信咨詢
C.電話咨詢D.面談咨詢
9、不屬于周圍神經系統的
A.脊神經B.腦神經
C.中樞神經D.植物性神經
10、在心緒、人際關系和自我形象方面都具有明顯的不穩定性的人格障礙是
A.偏執性人格障礙B.邊緣性人格障礙
C.表演性人格障礙D.沖動性人格障礙
11、罪犯心理矯治的對象是
A.混刑度日的罪犯B.有人格障礙的罪犯
C.抗拒改造的罪犯D.全體服刑人員
12、對監獄適應不良的罪犯需要進行
A.支持性心理治療B.恢復性心理治療
C.教育性心理治療D.重建性心理治療
13、提出"監獄化"一詞的是美國社會學者
A.克萊瑪B.霍金斯
C.伯吉斯D.格盧克
14、不屬于心理矯治工作者常見的認知偏差是
A.主觀判斷B.復雜化認知
C.完美主義D.刻板性認知
15、轉化"法輪功"癡迷者困難的主觀原因是
A.陷入精神上的怪圈B.存在個性缺陷
C.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D.具有偏執觀念
16、不屬于罪犯心理矯治發展運作模式特點的是
A.健康導向B.平等關系
C.著眼安全D.重視潛力
17、對服刑中期罪犯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包括
A.教育罪犯構建良好的自我意識 B.教會罪犯調控情緒的方法
C.引導罪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D.培養罪犯對于挫折的承受能力
18、理性一情緒療法屬于
A.精神分析療法B.行為療法
C.人本主義療法D.認知療法
19、誘發罪犯產生嫉妒心理的情況是其他罪犯
A.受到懲罰B.與干警產生矛盾
C.被任命為班組長D.比自己使用的物品低級
20、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礎是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
A.常態心理B.不良心理
C.病態心理D.刑罰心理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21、影響改造動機的客觀因素主要有
A.基本生活條件B.微觀監獄環境
C.主體需要狀況D.教育管理作用力
E.勞動改造的教育性
22、關于罪犯心理健康的標準,正確的表述有
A.心理健康與不健康是有明確界限的
B.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一種理想尺度
C.心理健康的狀態是動態變化的
D.心理健康狀態是固定不變的
E.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就是心理不健康
23、影響罪犯心理形成的主體外因素包括
A.社會因素B.監所因素
C.家庭因素D.心理因素
E.軀體因素
24、心理學研究的問題包括
A.心理過程B.心理結構
C.心理的腦機制D.心理現象的發生與發展
E.心理與環境
25、罪犯再社會化的過程包括
A.引導階段B.矯治階段
C.訓練階段D.釋放前階段
E.釋放后階段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意識
27、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28、精神活性物質
29、改造動機
30、罪犯心理危機干預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1、簡述人的心理是對客觀現實反映的內涵。
32、簡述訪問調査的優點。
33、簡述罪犯心理矯治目的實現的內在機制。
34、簡述罪犯心理評估的一般過程。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1分,共22分。
35、結合罪犯改造實際,試述罪犯管理的心理學意義。
36、試述心理矯治工作者培養的方法和途徑。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9分。
37、罪犯王某因搶劫殺人被判死緩。該犯入獄后沉默寡言,情緒低落,從不主動與他人交往,曾幾次自殺未遂。經了解得知:該犯因殺害了為母親看病而拼命打工掙錢的被害人,感到非常內疚,悔恨自責,負罪感強。
試分析:如果該犯前來咨詢,可使用哪種咨詢方法(6分)?咨詢重點是什么(3分)?
更多自考試題請參考陜西自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