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學習當作一件令人厭煩的事情。可以利用暑假找到對學科的興趣點,從興趣點出發,慢慢越學越廣,越學越深。”復習要從興趣點入手。
可以完全按部就班從第一頁學到最后一頁,需要考生有耐心與毅力。從興趣入手可幫助考生把整本教材化整為零。
如果考生有制訂學習計劃的習慣,可把要復習的全部功課列出來,結合復習內容與知識難度的輕重緩急,制作一份時間安排表,把大目標分解后安排到每天的時間里,嚴格按計劃復習,循序漸進,避免出現假期結束時整體復習計劃未完成的情況。除循規蹈矩的學習外,考生可安排一小時專門研究學科中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既保證整體學習安排的推進,又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首先是看書,最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書本通讀一遍.考試只是一種形式,掌握一定的知識才是最終的目的.可以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想,劃出自己認為的重點詞句。
其次,是根據考綱在書上確定重點,因為考試畢竟是以考綱為主.把考綱上的重點和自己看書是后劃出來的重點加以比較。可以了解到自己在理解方面的準確性如何。為什么剛才忽略的內容在考綱上是重點。如此的分析不僅是再一次熟悉課本的過程,也是一種思維能力的鍛煉。
第三,是根據書本/考綱的內容做出屬于自己的復習材料,這一個環節尤其重要。把書上的內容適當經過自己的合理排版重新打出來就是一種消化的過程。
第四,分析試卷,學的東西最后落到實處的是考試,考試的形式就是試卷.分析試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從而得知考什么如何靠。從試卷中可以看出哪一章是重點章節哪一章比較次要一點,重要的章節大題目在第一遍學習的過程中就要把歷次試卷里面的題目及時的編寫到自己的內容大綱里面去。
第五,思維導向圖,思維導向圖的好處在于從整體把握整個章節的內容。我們很容易在復習的時候丟了西瓜撿起芝麻。抓小放大,是考試之前常犯的錯誤。思維導向圖就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如果可以從頭到尾把自己總結的思維導向圖都默寫出來,那么功夫就基本到家了,考試的話也十拿九穩了。
每天抽出一個固定的時間段作為學習時間,如到了這個時間就拋開其他雜事,專心學習,漸漸地就會養成一種習慣,便也不覺得難以堅持了。自考一方面考的是知識,另一方面也是在考驗我們的毅力。在持續的學習過程中,一點一點地去克服煩躁、壓抑、焦慮、質疑、懶惰等情緒,最后收獲堅持、自信、獨立、勤奮的品質,成為更優秀的自己。